表决通过了关于计划报告的决议(草案),决定将决议草案由主席团提请各代表团审议后,提交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不断创新和改进信访工作的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制度机制,以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信访形势持续向好,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本网讯(记者 李美兰)2月22日,市长洪维智主持召开第五届市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省人民政府第142次常务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滇池沿岸违规违建项目的重要批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关于古滇名城长腰山片区及滇池南湾未来城五渔邨项目违规违建问题追责问责情况的通报》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保山市贯彻落实意见建议汇报。
要坚决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以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助力保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决守护好保山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良田沃土。常务副市长杜春强,副市长贾德忠、张云怡、赵南方、成德君、高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赵国志等出席会议。会议要求,要全力抓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确保今年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基本态势。要切实提升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和履职水平,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谋划和推动保山各项工作。
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会议强调,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和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为无固定收入的基层市人大代表提供履职补助。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治自觉。对中心城市住宅小区管理、旅游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养老服务、基础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询问,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所需所盼的民生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以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等为主题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举办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加强立法、财经、履职知识等培训,代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明显提高。
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开展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执法检查,助力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市人大) 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钱秀英。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五网建设、大瑞铁路和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等,就产业规划、项目推进、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紧扣推动落实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生态环保、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统筹谋划人大工作,自觉将市委重大决定、重要部署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程序变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调研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热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污染防治、怒江澜沧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情况,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重新制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对市政府报送的8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合宪性与合法性审查,确保所涉文件符合规定,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强化换届纪律,确保圆满完成县乡换届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思想自觉。听取和审议(审查)市人民政府关于计划、财政预决算、市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政府债务限额和审计等专项工作报告41项,支持政府全力以赴破难题、补短板、挖潜力、抓落实,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
坚持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领导牵头督办、确定联系部门承办、市委市政府专项督查的代表建议办理制度,实行二次交办模式,严格控制建议回娘家,5年来,代表提出的472件建议如期办结,对28件重点建议全程跟踪督办,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出台地方性法规立项办法、评估办法、地方性法规案审议工作程序规定、立法咨询专家库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聚焦人民急难愁盼的民生关切加强监督。聚焦疫情防控加强监督。
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人大工作的鲜明政治立场。始终把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作为人大工作的动力源泉。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加强监督。强化人大预算监督改革,成立了预决算咨询专家库。依法履行人大监督职责,服务全市工作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监督。邀请基层市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会议、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参加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减刑假释旁听、听证会、座谈会,让代表知情知政,及时开展监督。
强化固本强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建成市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
对市交通运输局、食药监局、文化旅游局、民宗局、水务局、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中级人民法院等8个部门和单位进行工作评议,推动改进工作、增强实效。认真落实督导县(区)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推动4县(区)现行标准下全部脱贫摘帽。
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帮扶工作,协调资金1971万元,实施项目43个,办理实事157件,帮助解决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挂联户生产生活等问题。5年来,针对一些进不了项目盘子、容易实施、资金需求小的建议,共投入500万元专项资金办理53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广大代表充分发挥各自岗位和行业优势,全力奋战在医疗诊治、社区防控、农村防疫、物资保障等各条战线。对全市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易地扶贫搬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畜牧业发展、草原资源保护、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脱贫发展、肉牛产业发展等工作进行调研,助力推进产业强市建设。以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重点,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集中学习培训1900余人次。对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和安置小区建设管理、食品药品、医疗保障、广播电视、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卫生、养老服务、殡葬改革、外事、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加快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等工作开展调研,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充分发挥人大对立法选项、法规起草、立法协商的主导作用,自觉在立法过程中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突出民生、更加体现地方特色,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保山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自2017年选举产生,5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的职能作用,共召集人民代表大会会议8次,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39次,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6部,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66项,作出决议、决定50项,开展执法检查20项、专题询问5次、专题调研87项、代表视察31次、满意度测评或工作评议12次,选举产生了330名市人大代表和98人次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选出省人大代表33名,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80人次,接受辞职21人,批准辞职1人,接受10名市人大代表辞去代表职务,依法罢免2名人大代表资格,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5年来,共组织117人次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190人次公开向宪法宣誓,彰显宪法尊严和权威。
强化作风锤炼,增强行动自觉。制定出台了保山市昌宁田园城市保护条例、保山市龙陵松山战役战场遗址保护条例、保山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保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保山市和顺古镇保护条例、保山市乡村清洁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为推进保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联系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双联工作制度,5年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376人次、群众760人次。强化建议办理,回应人民迫切期待。始终坚持开门立法,通过立法听证、媒体和网络公告等形式征求意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反映社会关切。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工作报告制度,每年听取和审议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环保法执法检查建议落实办理情况的报告。
坚决把拥戴核心、紧跟核心、捍卫核心作为最高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报告和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履职报告,对全市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开展执法检查。
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始终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人大工作的矢志努力方向。
强化对审计查出问题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并开展满意度测评。聚焦绿色发展和美丽保山建设加强监督。